当前位置:首页国学人物唐代陈元光
陈元光

陈元光

〔 唐代 〕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陈元光的诗词(49条)

人物生平

平定啸乱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归德将军陈政正是在此时临危受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从河南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平乱。其子陈元光时年13岁,也加入南下的唐军。陈政率领唐军顺着淮河进入大运河,沿运河南下进入浙江,再由仙霞岭入闽,连克数座蛮獠盘踞的峒寨后,直抵位于今华安县的九龙山地界。在此地,由于众寡悬殊,唐军一时无法突围,加上来自中原的府兵水土不服,难以忍受“蛮獠之区,瘴疠之地”的温湿气候,许多将士染病不起。陷入困境的唐军无奈退守九龙山,上奏朝廷请求增派援兵。

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陈政的两位胞兄率领府兵及军眷5000多人“尽室南来”,包括75岁高龄的母亲魏太夫人。行军途中,两位兄长相继病逝,魏太夫人毅然代替儿子,将援兵带到九龙山,与陈政会合。唐军军威大振,一举突出重围。九龙山大捷后,唐军一路征战,连克36个蛮獠山寨。今天的漳浦县盘陀镇,还留存有一座娘仔庙。庙的主人娘慧仙,是曾与一众山寇啸聚山林的娘子寨寨主。陈政父子派部下李伯瑶潜入寨中,智取娘慧仙,将其招安。拔除最后一座山寨后,唐军越过蒲葵关,落脚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在此安营扎寨,取得平乱的决定性胜利。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埋骨将军山。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陈元光认为,生产落后、民性凶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是这一带经常发生暴乱的根源。”长期从事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民俗专家方群达说,为保此地长治久安,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两年后,武则天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最早的郡治就位于云霄。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

开漳治州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朝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 在火田村火田溪中游,至今残存着一段长约30米的水坝,当地百姓称其为“军坡”,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是陈将军率开漳将士屯垦时兴建的水利工程,坝长120米,引水渠全长4000米。”汤毓贤说,“军坡”的灌溉面积达千亩以上,是福建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历经沧海桑田,至今仍惠泽一方。

“军坡”是陈元光重视生产的历史见证。闽南战事方息,陈元光心心念念的便是如何建设新漳州。那时的漳州,生产落后,野兽出没,尚未开化,历多年战乱后更是百业凋零,民不聊生。

建立一个新州郡不易,建设一个新州郡更难。陈元光治漳的第一步是发展生产。火田村是陈元光在漳州建立的第一个村落,村名历经千年,未曾更改。当年,陈元光带领将士,与流民一起在这里开垦土地,依户分田,种植庄稼。士兵们“平居则狩猎,有役则战守”。寓兵于农的政策,大大推动了这块“处女地”的开发。陈元光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闽南,让当地百姓掌握了铁器牛耕,走出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

开漳将士中多能工巧匠,善纺织、烧陶、冶铁,填补了闽地手工业的空白。陈元光实行“通商惠农”政策,使漳州迅速成都为南方商业重镇。同时,当地的交通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九龙江、漳江等成为重要航道。渔业因此兴盛,鲨鱼皮是当时漳州的主要贡品。

在漳州市芗城区,一座盛唐遗迹记录着漳州教育的发端,它就是松洲书院。

“松洲书院是中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一所学校,也是福建省最早的书院之一,由陈元光之子创建。”汤毓贤说,陈元光坚持“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则在闪庠序”。为此,他首开先河,在漳州创办乡校,推行科举制度。漳州从此重学风气盛行,开启了文风鼎盛的时代。改善汉蛮关系,是陈元光主政漳州的又一功绩。面对蛮獠的反抗,陈元光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对于愿意归顺的蛮族,进行安抚,编入户籍,实行区划自治,保其生活安定。他还鼓励部下与蛮獠通婚,以促进民族融合。为此,他身体力行,迎娶当地种氏为妻,打破了过去蛮人不与外人通婚的传统。

经过近40年的开发建设,漳州从不毛之地变身民风淳厚、百业兴旺的乐土。“方数千里,无桴鼓之声”,汉蛮和谐共处,少有战事;“花卉三冬绿,嘉禾二度新”,一派繁荣景象。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潮州一带残寇复起,陈元光率轻骑御敌,途中陷入包围,因寡不敌众,最后身负重伤,战死沙场。漳州全城哀痛,军民们最初把他葬于云霄大峙原,这座山也因百姓在山头挂满白色葛布,得名葛布山。

源祭圣王

陈元光死后,历朝历代感念其开漳之功,相继对其进行褒封。自唐以来,历代朝廷对陈元光的追封计达22次,仅两宋就有15次之多。清乾隆年间,陈元光被追封为“开漳圣王”。至此,一代功臣,登上了神坛,受后人朝拜。

陈元光及87姓府兵的后裔在闽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日后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的主要人口成分。唐以后,开漳后裔不断向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迁徙,落籍当地的同时,也带去了开漳圣王信仰文化。从此,开漳圣王成为两岸共同信奉的神祇。

陈元光的事迹,未见于新旧唐书。“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千百年来,两岸百姓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创业先人,为他而建的威惠庙香火长盛不衰。

家庭成员

祖父:(生卒年未详)陈犊,字克耕,祖籍山西河东,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驻守河南光州,隋朝末年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原配卒。

祖母:魏敬(599—691)字玉珏,号云霄,世称魏妈,河南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

父亲:陈政(616-677年)字一民,号素轩,河东人,迁居光州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生于隋大业十二年、青年时随父陈犊(字克耕)从唐太宗打天下,攻克山西临汾等郡县,功拜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父陈犊,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排行第三。

儿子:陈珦(?~742年),字朝佩。陈元光子,生于火田村(该村在漳州建州时为漳浦县地)。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以明经登第。当时武后称帝已10余年,陈珦见朝中显贵互相倾轧,遂上疏请求归养。

孙子:陈酆(?~779年),字有芑,陈元光孙、陈珦之子。天宝(742年至755年)中期,授朝散大夫、中郎将、漳州刺史。殳伯梁他调,陈酆继任漳州刺史。大历十四年(779年)陈酆逝世,谥忠宪。

曾孙:陈谟(生卒年未详),字以忠。陈酆之子。建中二年(781年)代理漳州刺史。

后世纪念

墓葬

位于漳州市市郊浦南镇石鼓山,距市区15公里。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字廷巨,号龙湖,光州固始人,为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通经史韬略,自著兵书,父亡后,他接替父职,受命任鹰扬将军。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获准在泉、潮之间建置漳州郡治,并首任刺史长达26年。他厉行法治,重视垦荒,兴修水利对开发漳州作出卓越贡献。公元落711年,陈元光战死并葬于绥安溪大峙原(今漳浦盘陀大崎湾),墓呈圆丘形,墓前碑文为:“唐开漳陈将军墓”。被尊奉为“开漳圣王”。

后世纪念

陈元光祖祠: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又名将军祠。唐代大将陈元光后裔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现存正殿五间,大式硬山灰瓦顶。殿内支柱,有厢房等建筑十四间,硬山灰瓦顶,保存较完好。

陈元光广场 :固始县政府于2004年5月在县城中心地带建成陈元光广场投入使用,广场以固始后裔“开漳圣王”陈元光命名,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2006年9月,由固始县姊妹县云霄县捐赠的陈元光雕像落成;其高7.11米,长5.55米,宽2.55米,总重35吨,用石123块,现已成为广场标志性建筑。

现今漳州市浦南乡有一座陈元光墓,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保护文物。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海内外陈氏宗亲前往寻根问祖者不计其数。

据统计,漳州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登记在册有251座,而“开漳圣王”庙宇在台湾则达360多座。海内外“开漳圣王”2000多万信众中,台湾信众近500万人,近80座宫庙成立了“台湾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

每年十一月初五,闽南隆冬时节这一天,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后裔、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后裔、漳籍同胞均集于芗城浦南镇石鼓山开漳圣王陈元光陵园,缅怀先贤的伟绩和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