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zī(ㄗ)
⒈ 〔趑趄(jū)〕a.行走困难;b.想前进又不敢前进,如“趑趑不前”。
趑字UNICODE编码U+8D91,10进制: 36241,UTF-32: 00008D91,UTF-8: E8 B6 91。
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形声:从走、次声
can't move; to falter
◎ 趑 zī
趑趄
趑【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取私切《集韻》《韻會》千資切,音咨。《說文》趑趄,行不進也。《廣雅》趑趄,難行也。《集韻》或作。亦作次。
又《集韻》七四切,音恣。趑趥,不行。
趑【卷二】【走部】
趑趄,行不進也。从走次聲。取私切
(趑)趑趄、逗。行不進也。易。其行次且。釋文。次、本亦作趑。或作。馬云。卻行不前也。且、本亦作趄。或作跙。馬云。語助也。王肅云。趑趄、行止之礙也。按馬云卻行不前者、於次本字得其義也。云語助者、王風毛傳所云且辭也。馬、鄭同用費氏易。而馬次、鄭?不同。趑者、後出俗字。趄又因趑而加走旁者也。許不錄。鉉之前已有趑字。注曰趑趄。鉉因又補趄篆爲十九文之一。今姑皆存之。俟好學者㴱思焉。从走。次聲。取私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