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魏晋赠丁仪诗

赠丁仪诗

魏晋曹植

zèngdīngshī--cáozhí

chūqiūliángtíngshùwēixiāoluò

níngshuāngchúqīngfēngpiāofēi

cháoyúnguīshānlínchéngchuān

shǔwěichóulǒngnóngānsuǒhuò

zàiguìduōwàngjiànwèiēnshuínéng

báidōngyānniàn

yánlíngzibǎojiànfēisuǒ

ziníngěrxīnqīnjiāobáo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入秋以来凉风习习,庭中枯叶飘零。

朝霜凝结玉阶,清风飘过带有飞檐的楼阁。

朝云没有回归山林,终于致使连日暴雨泛滥。

农作物都抛弃在田野,农夫哪里会有什么收获?

人们常常身处富贵容易忘却贫贱,又有谁能广博地施恩于他人呢?

狐白裘是足以御寒的,哪里会想到没有衣服穿的人怎样度过严冬?

我倾慕延陵季子的为人,宝剑不是自己所珍惜的。

你一定要安心地等待着,亲近的朋友待你是不会浅薄的。

注释

丁仪:字正礼,沛国(治今安徽滩溪)人,丁冲之子,丁廙之兄,汉魏之际文学家。

销落:凋零。

依:依附,附着。

玉除:玉石的殿阶。

飞阁:带有飞檐的楼阁。

“朝云”二句:古人不知云雨的成因,以为云是从山石中生出来的,因而这里怨它“不归山”,而造成了“霖雨成川泽”的灾害。霖,连下三日以上的雨叫做霖。

委:通“萎”,枯萎,是说庄稼因水淹而萎败。

畴陇:田亩。

“在贵”句:贵、贱,此指地位的高、低。

狐白:指狐白裘衣,名贵的取暖之物,身份高贵者所穿之物。

延陵子:春秋末期吴国公子季札。

惜:爱惜。

子:指丁仪。

其:语助词。

宁尔心:安心地等。

亲交:亲友。

参考资料:

1、赵彩娟,郁慧娟,温斌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

2、夏传才主编;王巍校注·《建安文学全书 曹植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

3、廖晨星注译·《古诗》:崇文书局,2007.12

4、赵沛霖著·《历代诗文名著新选 八代三朝诗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

赏析

该诗以写景起调,是曹植诗常用的手法,然这种写景已不同于《诗经》中起句写景的比兴象征意义,而曹植诗起调的写景往往既有刻画真实景物的作用,同时又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令诗意高昂慷慨,前人说曹植的诗“工于起调”,就是指这种句子。如“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赠徐干》),“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杂诗六首》),“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就都是这样的名句。此诗的前四句也正是如此,写初秋天气转凉,木叶渐落,寒霜凝阶,清风吹阁,一片秋气萧杀的景象。虽然从“玉除”、“飞阁”等字眼中可以看出诗人身居豪华的宫室,然这四句中一种冷峻肃穆的气势咄咄逼人,给全诗定下了一种沉郁感慨的基调。“依”与“飘”两字令一幅静态的画面中有了动感,“凝霜”与“清风”也就似乎变得可耳闻目见了。

“朝云”四句写久雨成灾,农夫一年之辛苦都化为乌有,古人以为云是从山里生出来的,所以后来陶渊明说“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曹植这里说早上从山间出来的阴云密布在空中,凝然不动,似乎不愿再回到山中去了。而连日的大雨将田垅变成了一片汪洋,《左传》注中称连续下了三天的雨为霖雨,这里就指连绵不断的秋雨。因大雨淹没了农田,庄稼只能在地里委弃腐烂,那么农夫就没有什么可指望的了。这四句顺着描绘秋景而来,也许是当时真实景象的记录,也许是诗人以自然灾害来比喻政治空气的阴沉,然无论其真实的用意何在,这里曹植表现了他关心民瘼,以黎民百姓之忧为忧的情怀。在汉末至三国的战乱频仍、天灾人祸叠起的年代,作为统治者集团中的一员,曹植有这点同情人民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在贵多忘贱”以下转入正题,既是顺上文对农夫的怜悯而来,以为当权者高高在上不能体恤下民,因其自身安乐已足,故不再顾及挣扎于饥寒与死亡中的人们。同时也借此安慰丁仪,言下之意是说,身处尊位的人向来不知贫贱者之苦,施恩之人也往往不能广博周遍。正如身穿狐皮袍子的贵人难以想象衣不蔽体者的寒冷。这里曹植用了《晏子春秋》中的一则故事:有一年冬天,一连下了三天大雪,齐景公披着白狐裘坐在堂上对晏子说:“奇怪得很,怎么下了三天雪还不冷啊?”晏子说:“臣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齐景公实在可算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典型了。曹植以此说明乐而忘忧,贵而忘贱乃是人之常情,宽慰丁仪不必多计较当政者对他的轻慢。

最后四句是表明自己对丁仪的情谊,以延陵季子的事来喻自己不忘故人,劝勉对方不必担心和抱怨。据《新序》上说,吴国的延陵季子(季札)将出访晋国,他佩带着一把宝剑途经徐国,徐国的国君看到那宝剑,口中不说,脸上却露出十分羡慕的神色,延陵季子既为国家使节,所以不便将宝剑赠人,然心中却暗暗地许下了一个诺言,及至由晋返国,再次经过徐国时,徐君已去世,于是季子将自己的佩剑挂在徐君墓边的树上,扬长而去。这个故事后来传为千古佳话,延陵季子成了不忘前诺而重义轻物的典型。曹植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说自己倾慕延陵季子的为人,重在朋友之间的交谊,而宝剑在所不惜。最后劝丁仪放宽胸怀,安定心意,自己不是那种薄情绝义之人。

此诗的格调悲怆慷慨,感情诚挚,甚合钟蝾评曹植诗所说的“情兼雅怨,体被质文”的话,全诗的上八句与下八句似分为两层意思:一写自然景观,一为抒情议论。然仔细寻绎,可见其中脉络,形似散而神实一,由写景而及天灾,由天灾而引出贵而忘贱的世情,最后安慰朋友,点明题义,这种章法上的自然流衍也是汉魏诗歌特有的风格,其中似无明确的布局与绾合,却于散逸中见章法,于天然中不失匠心。

此诗前半的写景,颇能抓住初秋的景物特征,没有过于纤细的描摹,而从大处落墨。一句一景,不像后来写景的诗歌数句才构成一幅画面,而曹植的写景确是难以用图画来表现的,它充分体现了语言艺术的优势与诗歌的高度浓缩能力,如写雨说:“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即通过诗人的想像力和文字的概括力来展现千里苦雨,农田受灾的景象,这也是汉魏诗中写景气象阍大、自然流美,而不同于后代的特征之体现。

此诗表达了曹植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其实,在曹丕执政以后,他自己也时时感到政治形势的严峻,而这里他强作旷达以宽慰挚友。及至丁氏兄弟被杀,他悲痛之余而作《野田黄雀行》,用以悲悼二丁的遇害,同时愤恨自己无力解救,可以说是此篇所表现的思想之继续。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三曹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

创作背景

曹操曾打算把女儿嫁给丁仪,后来遭到曹丕阻挠未成。丁仪与曹植友善。曹操一度宠爱曹植,想立为太子,丁仪及其弟丁廙(yì)竭力促成其事,故为曹丕所忌恨。曹丕即位后不久,就把丁仪兄弟杀掉了。这首诗作于曹丕初即位时,虽然当时丁仪还未遭迫害,但他忧心惴惴,郁郁不得志。于是,曹植写此诗安慰他。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古诗鉴赏辞典(上)》: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08

猜您喜欢
叹水别白二十二

水。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别董大二首·其二
唐代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殢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董逃歌
魏晋佚名

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

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

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

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酒德颂
魏晋刘伶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隆中对
魏晋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曹植的诗词 ► 曹植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