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金朝野菊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隐逸柴桑的陶渊明已经离去千年,数量很多的细菊依旧朵朵浑圆。

人们都爱那花色鲜明映照着秋天的景色,又怎能忍心看到它的蕊瓣零乱,偃卧在稀疏的野烟之中。

在这片荒废的园畦,残断的田垅,野菊在初霜之后便盛开;伴着飞舞的瘦蝶,鸣唱的寒蝉,它怒放在夕阳之前。

我只担忧春天的花丛高傲无知,竟嗤笑野菊的姗姗迟放,因此写下这咏菊的诗篇,实是为抒发它清幽的娇妍。

注释

座主座主,旧时考中进士的文人对主考官的称呼。在元好问于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考中进士以及金哀宗正大元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时,赵秉文分别为主考官和监试官,对元极为赏识,曾称元的诗是“少陵(杜甫)以来无此作也”。

闲闲公:指金代文学家赵秉文,因其号闲闲居士故尊称。

柴桑人: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柴桑,古县名,在今江西九江西南,是陶渊明的故乡。

斑斑:原指斑点众多的样子,此处指菊花一点一点数量很多。

共(gòng):相同,一样。

争教:怎叫,怎能让。争,同“怎”。

狼藉:杂乱的样子。

踈(shū):通“疏”,稀疏。

畦(qí):菜地。

寒螀(jiāng):蝉的一种,又叫寒蝉、寒蜩(tiáo)。

晚景:黄昏时的日影。景,通“影”。

春丛:春天的花丛。

端:真正,确实。

发:阐发,表现。

幽妍:幽深之美。

参考资料:

1、郑力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48-50页

2、章必功著.《元好问暨金人诗传 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112页

3、李虹杰主编.《赏菊》.武汉出版社.2014.11.第135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清新幽美的笔触,咏唱了野菊无意斗艳、悄然盛开的美德,抒发了诗人自已超脱于浊尘的情怀。首联以爱菊的高士陶渊明写起,由人及物,柴桑人去,菊花依旧应时而发,紧扣题目。颔联紧承首联,又由物及人,在吟咏古今爱菊高士共同情趣的同时,注人诗人细腻深婉的情感。颈联笔法一转,从正面描述菊花开放的环境——荒畦断垅;菊花开放的时节——深秋新霜,瘦蝶寒蝉,处处突出一个“野”字,从而在其中寄寓着归隐士人的品行节操。尾联点明写作缘由,将上面开放的意绪收了回来,从而在这一放一收中,再次表达出归隐者的志趣。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两句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起笔,在一种天地悠悠的岁月感中注人了古今爱菊的归隐者传承不息的精神意绪。同时,显示出今日归隐者高洁的志趣与理想。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两句是诗人在一声感叹中点出了古今归隐士人的共同志趣。上句“鲜明”、“照”等暖色调的词语与下句“疏烟”、‘狼藉”等冷色调的词语对比强烈,在貌似矛盾的感情色彩中,隐含的却是古今爱菊之人共同的人生志趣。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两句将上一句抒发的感慨进一步引申开来,菊花开放是在“荒畦断垅”的环境里,在西风落叶的“新霜后”,夕阳馀晖的“晚景前”,且有“瘦蝶寒盘”相伴。写景设色,处处突出一个“野”。这样不仅显示出菊花暗香幽发的野性美,而且借此表达出爱菊的归隐者孤傲脱俗的志趣与超然世外的风范。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两句以拟人化手法点明了诗作意旨。菊花不是在鸟语花香、暖意融融的春天盛开,而是在寒蝉凄切、万物凋谢的秋日开放;也不是在丽苑名园里被人护养,而是在荒野僻壤中自在地成长,这种幽深傲岸、孤芳自赏的品格极其符合归隐者的志趣。同处乱世,东晋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的咏菊志趣中追求的是一种平淡自然、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而元好问在此诗中却是借咏野菊表达一种虽身处乱世但依然保全名节的人格操守。

参考资料:

1、(金)元好问著.《元好问集》.三晋出版社.2008.08.第58-59页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元好问的座主,自号闲闲居士的礼部尚书赵秉文邀集元好问以及陈规(字正叔)、潘仲明、雷渊等人雅会赋诗,吟咏野菊。该诗就是当时所作。

参考资料:

1、郑力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48-50页

猜您喜欢
题李次云窗竹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望海楼
宋代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雨中花·夜行船
宋代苏轼

雨中花慢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
金朝吴激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送秦中诸人引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的诗词 ► 元好问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