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如明月家家到。无处无清照。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
愿君书札来双鲤。古汴东流水。宋王台畔楚宫西。正是节趣归路、近沙堤。
译文
恩情像皎洁的月光,家家户户都感受到。无处不被清辉照耀。一帆秋色与浩渺的云彩共同漂泊。目光无法洞察人的远近,只是停留在上江桥。
愿你的书信能顺利传递到我这里来。古老的汴河水向东奔流,宋王台旁边便是楚国宫殿的西侧。现在正是怀着愉快的节日心情在回家的途中,快要靠近沙堤。
注释
书札:指书信。
双鲤:古乐府有以“双鲤鱼”遗书信的吟咏,后人因以双鲤或双鱼代指书信或传递书信。
这首虞美人词,如同一幅细腻的江南水墨画,将恩情的普遍、家庭的温馨、秋天的韵味以及思念的情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明月作为诗中的核心意象,不仅象征着恩情的普遍和无私,也寄托了作者对家庭、友情和人间温情的深深向往。
首句“恩如明月家家到,无处无清照”,以明月作比,形象地描绘出恩情的普照与无私。无论是贫富贵贱,都能感受到这份恩情的照耀,如同明月无私地照亮大地。这里,恩情并不仅限于血缘亲情,更扩展到了友情、邻里之情等更广泛的人间情感。
次句“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则转向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一帆远航,秋色与云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而“眼力不知人远”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虽然视线被云雾所遮挡,但心中的思念之情却如江水般绵绵不绝。
末句“愿君书札来双鲤,古汴东流水。宋王台畔楚宫西。正是节趣归路、近沙堤”,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期盼与思念。希望朋友的书信能如游动的鲤鱼般顺利到达,这份期盼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团圆的渴望。同时,通过对古汴河、宋王台、楚宫等历史遗迹的提及,诗人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以虞美人为题材,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江南风景和温馨的家庭场景,更通过明月、秋色、江水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恩情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眷恋。词中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钉鞋踏破祥符路。似白鹭、纷纷去。试盝幞头谁与度。八厢儿事,两员直殿,怀挟无藏处。
时辰报尽天将暮。把笔胡填备员句。试问闲愁知几许。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