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两汉外戚世家序

外戚世家序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不乎!即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恶能识乎性命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古以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和继承正统遵守先帝法度的国君,不只是内在的品德美好,大都也由于有外戚的帮助。夏代的兴起是因为有涂山氏之女,而夏桀的被放逐是由于末喜。殷代的兴起是由于有娀(sōng,松)氏的女子,商纣王的被杀是因为宠爱妲(dá,达)已。周代的兴起是由于有姜原及太任,而幽王的被擒是因为他和褒姒的的淫乱。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本,《诗经》以《关雎》开篇,《书经》赞美尧把女儿下嫁给舜,《春秋》讥讽娶妻不亲自去迎接。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人道之中最重大的伦常关系。礼的应用,只有婚姻最为谨慎。乐声协调四时就和顺,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统领怎能不慎重呢?人能弘扬人伦之道,可是对天命却无可奈何。确实啊,配偶的亲爱之情,国君不能从大臣那里得到,父亲也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何况是更卑下的人呢!夫妇欢合之后,有的不能繁育子孙;能繁育子孙了,有的又不能得到好的归宿。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孔子很少谈天命,大概是由于很难说清吧。不能晓阴阳的变化,怎能懂得人性和天命的道理呢?

注释

①受命帝王:受命于天的帝王,这里指开国创业的君主。继体:继位。守文:遵守成法。②茂:美好。③外戚:指皇帝之母及后妃的亲族。④涂山:古国(部落)名。这里指涂山氏女。传说禹娶涂山氏之女炎妻,生启,启建立夏朝。⑤放:放逐。夏桀暴虐,宠爱末喜,商汤灭夏,桀被流放于南方。⑥娀(sōng,松):远古氏族名。这里指有娀氏之女简狄。神话传话,简狄吞燕卵有孕,生契,为商的始祖。⑦嬖:宠爱。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暴虐,周武王伐纣,商军倒戈,纣自焚于鹿台。⑧姜原:周始祖后稷之母。原,或作“嫄”。大任:周文王之母。大,同“太”。⑨禽:同“擒”。西周幽王宠爱褒姒,荒淫昏乱,申侯联合犬戎攻周,幽王逃至骊山被杀,褒姒被俘。西周亡。⑩《易》:《易经》。《乾》《坤》:《易经》六十四封的头两封。乾为阳,坤为阴,乾坤象征天地,又象征君臣、父母、夫妻等。所以《乾》《坤》两封是《经》诸封的基础。(11)《诗》:《诗经》。《关雎》:《诗经》的第一篇诗。《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12)《书》:《书经》,又称《尚书》。釐降:下嫁。这句指的是,尧听说舜有贤德,就把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为妻。(13)《春秋》讥不亲迎:按古代婚礼规定,不论贵族平民,在迎亲时夫婿都应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鲁隐公二年(前721),国大夫裂到鲁国为其国君迎娶鲁隐公之女。《春秋》的记载是“纪裂来逆女”。《公羊传》认为《春秋》这样记载是“讥始不亲迎也”。逆,迎接。(14)人道:社会的伦理等级关系。(15)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16)调:和谐。古人认为音乐与自然和社会现象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里说“乐调而四时和”。(17)人能弘道: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仅,扩大:道,这里指人伦之道。(18)妃(pèi,配)匹:配偶。妃,通“配”。(19)欢合:夫妇的欢爱。(20)成:成熟,收获,引申为繁育。子姓:子孙。(21)要:求,取。终:结局,归宿。(22)幽明:阴阳。(23)恶:哪里,怎么。性命:人的性和天命。

解析

本文是《史记·外戚世家》的序。《史记》中的外戚指帝王的后妃及其亲族。作者陈述三代的得失,论证后妃对国家治乱的影响。汉代自惠帝时起,后妃、外戚专权反复造成祸乱,因此作者本文是有所指的。但行文吞吞吐吐,大概有不便明言的苦衷。  

猜您喜欢
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 一作:悯 茕茕孑立 一作:独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祖母 一作:祖母刘)

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左仲郛浮渡诗序
清代姚鼐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舂歌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天马二首·其二
两汉刘彻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九怀
两汉王褒

匡机

  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余深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

  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

  芷闾兮药房,奋摇兮众芳。

  菌阁兮蕙楼,观道兮从横。

  宝金兮委积,美玉兮盈堂。

  桂水兮潺湲,扬流兮洋洋。

  蓍蔡兮踊跃,孔鹤兮回翔。

  抚槛兮远望,念君兮不忘。

  怫郁兮莫陈,永怀兮内伤。

通路

  天门兮墬户,孰由兮贤者?

  无正兮溷厕,怀德兮何睹?

  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痛凤兮远逝,畜鴳兮近处。

  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

  北饮兮飞泉,南采兮芝英。

  宣游兮列宿,顺极兮彷徉。

  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

  舒佩兮綝纚,竦余剑兮干将。

  腾蛇兮后从,飞駏兮步旁。

  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

  启匮兮探筴,悲命兮相当。

  纫蕙兮永辞,将离兮所思。

  浮云兮容与,道余兮何之?

  远望兮仟眠,闻雷兮阗阗。

  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

危俊

  林不容兮鸣蜩,余何留兮中州?

  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修。

  结荣茝兮逶逝,将去烝兮远游。

  径岱土兮魏阙,历九曲兮牵牛。

  聊假日兮相佯,遗光燿兮周流。

  望太一兮淹息,纡余辔兮自休。

  晞白日兮皎皎,弥远路兮悠悠。

  顾列孛兮缥缥,观幽云兮陈浮。

  钜宝迁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

  泱莽莽兮究志,惧吾心兮懤懤。

  步余马兮飞柱,览可与兮匹俦。

  卒莫有兮纤介,永余思兮怞怞。

昭世

  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

  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袭英衣兮缇[糹習],披华裳兮芳芬。

  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握神精兮雍容,与神人兮相胥。

  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览旧邦兮滃郁,余安能兮久居。

  志怀逝兮心懰栗,纡余辔兮踌躇。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

  魂悽怆兮感哀,肠回回兮盘纡。

  抚余佩兮缤纷,高太息兮自怜。

  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驰六蛟兮上征,竦余驾兮入冥。

  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

  横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灵。

尊嘉

  季春兮阳阳,列草兮成行。

  余悲兮兰生,委积兮从横。

  江离兮遗捐,辛夷兮挤臧。

  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

  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沉湘。

  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

  望淮兮沛沛,滨流兮则逝。

  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磕磕。

  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

  抽蒲兮陈坐,援芙蕖兮为盖。

  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

  云旗兮电骛,倏忽兮容裔。

  河伯兮开门,迎余兮欢欣。

  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

  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

蓄英

  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鸣蜩。

  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

  望谿谷兮滃郁,熊罴兮呴嗥。

  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

  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强。

  将息兮兰皋,失志兮悠悠。

  蒶蕴兮霉黧,思君兮无聊。

  身去兮意存,怆恨兮怀愁。

思忠

  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

  悲皇丘兮积葛,众体错兮交纷。

  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

  感余志兮惨栗,心怆怆兮自怜。

  驾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葱岭。

  连五宿兮建旄,扬氛气兮为旌。

  历广漠兮驰骛,览中国兮冥冥。

  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抽库娄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粮。

  毕休息兮远逝,发玉軔兮西行。

  惟时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

  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郁兮内伤。

陶壅

  览杳杳兮世惟,余惆怅兮何归。

  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兮高飞。

  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屯余车兮索友,睹皇公兮问师。

  道莫贵兮归真,羡余术兮可夷。

  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越炎火兮万里,过万首兮嶷嶷。

  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

  浮云郁兮昼昏,霾土忽兮塺々。

  息阳城兮广夏,衰色罔兮中怠。

  意晓阳兮燎寤,乃自诊兮在兹。

  思尧舜兮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

株昭

  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

  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

  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

  凤皇不翔兮,鹑鴳飞扬。

  乘虹骖蜺兮,载云变化。

  焦明开路兮,后属青蛇。

  步骤桂林兮,超骧卷阿。

  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

  神章灵篇兮,赴曲相和。

  余私娱兹兮,孰哉复加。

  还顾世俗兮,坏败罔罗。

  卷佩将逝兮,涕流滂沲。

  乱曰:

  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睹。

  四佞放兮後得禹,圣舜摄兮昭尧绪,

  孰能若兮原为辅。

五噫歌
两汉梁鸿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司马迁的诗词 ► 司马迁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