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宋代竹楼

竹楼

宋代高翥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您喜欢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赠写御容妙善师
宋代苏轼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

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长相思·云千重
宋代陆游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夏日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高翥的诗词 ► 高翥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