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引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
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文書引睡那關渠,山尾溪頭枕簟如。
鄧尉尋梅魂路斷,牆根自撫不村樗。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一九四零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