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出处

出自唐代李白的〔丁督护歌

全诗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云阳逆流而上去服徭役,两岸住着许多的商贾大户。

吴牛热得对月直喘的时节,沿江拖船的工人多么辛苦!

江水混浊不堪已不可饮用,壶里的水也一半成了泥土。

一唱起那悲凉的丁督护歌,内心就会摧裂而泪落如雨。

万名工人凿取奇异的文石,没办法很快运达江边水浒。

你看那石头多么粗大笨重,掩面而泣为百姓悲伤千古。

注释

⑴丁督护歌:一名“阿督护”。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宋书·乐志》说:“《督护歌》者,彭城内史徐逵之为鲁车丸杀,宋高祖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收敛殡埋之。逵之妻,商祖长她,呼日午至阁下,自问殡送之事,每问,辄叹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

⑵云阳:今江苏丹阳。上征:指往北行舟。

⑶饶:多。

⑷吴牛:江淮间水牛。典故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刘孝标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土多暑,而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

⑸一何:多么之意。

⑹壶浆:壶中的水。

⑺督护歌:一作“都护歌”。

⑻磐石:大石。

⑼江浒:江边。

⑽石芒砀(dàng):形容又多又大的石头。芒砀,大而多貌。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2-143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自云阳乘舟北上,两岸商贾云集。江淮间的水牛喘息休息的时候,纤夫们却还在卖力干活。他们卖力地拖船行进,真是十分辛苦。气候如此炎热,渴极了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河水太浑浊了不可以喝啊!但他们还是喝了,这浊如泥浆,半成都是土的水!他们拉纤的时候唱着《都护歌》,其声凄切哀怨,口唱心悲,泪下如雨。船夫为官吏役使,得把这些难开采尽的石头运往上游。可石芒砀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

注释

云阳:秦以后为曲阿,天宝初改丹阳,属江南道润州,是长江下游商业繁荣区,有运河直达长江。即今江苏丹阳。

吴牛:指江淮间的水牛。

江浒:江边。

赏析

李白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作不如杜甫多,此诗写纤夫之苦,却是很突出的篇章。

《丁都护歌》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据传刘宋高祖(裕)的女婿徐逵之为鲁轨所杀,府内直督护丁旿奉旨料理丧事,其后徐妻(刘裕之长女)向丁询问殓送情况,每发问辄哀叹一声“丁都护”,至为凄切。后人依声制曲,故定名如此。(见《宋书。乐志》)李白以此题写悲苦时事,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了。

“云阳”(即今江苏丹阳县)秦以后为曲阿,天宝初改丹阳,属江南道润州,是长江下游商业繁荣区,有运河直达长江。故首二句说自云阳乘舟北上,两岸商贾云集。把纤夫生活放在这商业网点稠密的背景上,与巨商富贾们的生活形成对照,造境便很典型。“吴牛”乃江淮间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这里巧妙点出时令,说“吴牛喘月时”比直说盛夏酷暑具体形象,效果好得多。写时与写地,都不直截、呆板,而是配合写境传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叹息语意沉痛。“拖船”与“上征”照应,可见是逆水行舟,特别吃力,纤夫的形象就突现纸上。读者仿佛看见那褴褛的一群,挽着纤,喘着气,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步一颠地艰难地行进着……气候如此炎热,劳动强度如此大,渴,自然成为纤夫们最强烈的感觉。然而生活条件如何呢?渴极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浊不可饮”呵!仅言“水浊”似不足令人注意,

于是诗人用最有说服力的形象语言来表现:“壶浆半成土”,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说“不可饮”,言下之意是不可饮而饮之,控诉的力量尤为含蓄。纤夫生活条件恶劣岂止一端,而作者独取“水浊不可饮”的细节来表现,是因为这细节最具水上劳动生活的特征;不仅如此,水浊如泥浆,足见天热水浅,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以下两句写纤夫的心境。但不是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他们的歌声即拉船的号子来表现的。称其为“都护歌”,不必指古辞,乃极言其声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泪下如雨,这也照应了题面。

以上八句就拖船之艰难、生活条件之恶劣、心境之哀伤一一写来,似已尽致。不料末四句却翻出更惊心的场面。“万人系磐石”,“系”一作“凿”,结合首句“云阳上征”的诗意看,概指采太湖石由运河北运。云阳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为建筑园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视。船夫为官吏役使,得把这些开采难尽的石头运往上游。“磐石”大且多,即有“万人”之力拖(“系”)之,亦断难达于江边(“江浒”)。此照应“拖船一何苦”句,极言行役之艰巨。“无由达”而竟须达之,更把纤夫之苦推向极端。为造成惊心动魄效果,作者更大书特书“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砀(广大貌)”三字形象的表明:这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而纤夫之苦亦足以感伤千古矣。 全诗层层深入,处处以形象画面代替叙写。篇首“云阳”二字预作伏笔,结尾以“磐石芒砀”点明劳役性质,把诗情推向极致,有点睛的奇效。通篇无刻琢痕迹,由于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写来自觉“落笔沉痛,含意深远”,实为“李诗之近杜者”(《唐宋诗醇》)。(周啸天)

赏析二

《丁督护歌》又作《丁都护歌》,是《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语出《宋书· 乐志》:彭城内史徐逵为鲁轨所杀,宋高祖派都护丁旿收敛殡埋。逵的妻子(高祖长女),呼旿至阁下,亲自问殡送之事,每次问就叹息说:“丁都护”,声音很哀惋凄切。后人依其声制了《都护歌》曲。《唐书· 乐志》也云:“《丁督护歌》者,晋宋间曲也。”按《乐府诗集》所存《丁督护歌》都是咏叹戎马生活的辛苦和思妇的怨叹。李白用旧题别创新意,与旧题毫无牵涉。只取其声调之哀怨。此诗描写民夫拖船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关于此诗,过去有人以为是咏历史题材,寻绎语意,是不合的。王琦说“考芒砀诸山,实产文石,或者是时官司取石于此山,僦舟搬运,适当天旱水涸牵挽而行。期令峻急,役者劳苦,太白悯之,而作此诗。”运石劳苦,太白悯之而作是对的;但有些教科书注释和原诗首句也有扞格。教科书注者把“云阳上征去”释为李白“自云阳乘舟沿运河北上”。既是能行舟,就不能说“水涸”需“牵挽而行”。社会科学院所编《唐诗选》为圆王说,认为是船工从云阳向上水拖船走去。如从有些教科书所注云,运石之船固然是向上游拖去,但这都是作者乘舟之所见,唯其乘舟溯江而上,沿河向上游拖船之状以及“两岸饶商贾”才能可见。“云阳上征去”是观察点。从“两岸”起至“无由”句都是从这观察点写所见所闻所感。作者对商贾之描写不多,只一句,一句中只着了一个“饶”字,就写出了两岸商业之繁荣,商贾之多,富人生活之富。“饶”者多也,但“多”字替代不得。下面大量的笔墨而是写船工生活。“吴牛”两句形容活之累。《世说新语·言语》:“(满)奋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吴牛即用此典。此典既写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又含蓄地告诉人们,船工也像吴牛一样在累死累活地干,因此用典之后,诗人满怀感叹地说“拖船一何苦”,“一何”二字下得好,既体现了拖船之苦,又饱含了诗人的无限同情心。五、六句写船工所吃,活累天气热。可连一口清水都喝不上。“不可饮”却得饮,“半成土”也得装壶中。与首二句联系起来,作者用了对比法,商贾的生活与劳工之生活判若泾渭。“一唱”二句写所闻,看到的已使人十分伤心了,可偏偏那哀切的“都护歌”又传入耳中,这位“平生不下泪”的旷达诗人到此也不能不“心摧泪如雨”了。“万人”两句又写所见,这两句是说:石头大且多,从事开凿者数以万计,运送到江边更是一件困难的事。作者由拖船之苦进而想到从石山运送巨石到江边之苦了。末两句说:磐石广大,采之不尽,会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痛苦,会让人民千古掩泪悲叹。作者以“掩泪”作结,加深了全诗的沉痛感。

这首诗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以朴质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辛酸的河工拉纤图,透过诗句读者仿佛看见了当时两岸冶游的富商,豪门子弟,瘦骨伶仃的船工;仿佛听到了河工的劳动号子,伤心的歌声,催人泪下的呻吟。透过诗句,读者也仿佛听到了正站在行舟上的年青诗人的发出肺腑的悲叹。此诗的语调是沉郁的,与他平常明快、洒脱的诗句不同。这又代表李诗另一种风格。世称杜工部诗多“沉郁顿挫”之作,此诗即使放入杜集中,也难分出雌雄的。因此,大凡一个集大成的作者,风格总是多样的,不可一概而论之。明胡应麟所撰《诗薮》云:“李杜才气格调,古体歌行,大概相埒。”言之成理。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2-143

3、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8-249

赏析三

诗缘情,诗歌是以表达感情为其创作动力和目的的,所以,诗中感情的深挚与否和其感人程度,往往成为一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人们总是说“感情氛围”、“感情色调”,感情是无形的,氛围和色调也是无形的,但人们却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五官去感知。在诗中,氛围和色调一般是通过形象画面来烘托、渲染。读诗时,读者接受了诗中提供的形象画面,同时就感知了诗的氛围和色调,这是一个并列的过程。通过氛围和色调的感知,读者就可体会到诗人的感情,并由此受到感染,产生情绪上的相通和共鸣。所以,感知诗的氛围和色调,是与作者进行建立感情联系的重要桥梁。

李白的《丁都护歌》是一首直接描写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诗。诗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爱莫能助、无能为力的悲叹。诗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些形象画面所烘托的氛围和色调的精神化、实质化,读者也只有透过笼罩全诗的浓重悲哀的氛围,才能把握住诗人跳动的感情脉搏,从而正确而深刻地认识诗的主旨。

此诗多以形象画面代替呆板枯涩的叙述,这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种与诗人感情相一致的氛围和色调。

“两岸饶商贾”,这里设一对比,我们好像看到纤夫们在饥饿、疲累、痛苦中,背着千斤重的纤绳,艰难地挪移着脚步,而旁边却是商人们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虽然不是直写役夫,却很能衬托他们难以忍受的痛苦,有助于渲染悲哀的氛围和色调。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二句,写劳动的繁重、艰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二句,写盛夏酷暑,加之繁重劳动,竟连水都没喝,生活条件极为恶劣。“一唱都护歌”,写役夫的悲哀入骨,苦极而悲,悲极而歌。“心摧泪如雨”,是诗人极度同情的表现。而“掩泪悲千古”,更表现了诗人不能救民水火、解人倒悬的悲哀。

从诗人描写的这几幅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深重、压抑、悲哀和凄凉。这就是诗的氛围、诗的色调。透过这沉重的氛围和悲凉的色调,我们感受到诗人李白的同情、怜悯是那么强烈、深沉,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这首诗的主旨也不言自明。这就是我们通过感知《丁都护歌》的浓重的诗的氛围和色调所获得的启迪。

氛围是指笼罩某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色调原指图画上色彩的调子,抒情诗只要描写形象画面,总有它的情调,而叙事诗则更是如此,正如同“特定场合”或“图画”一样。所以,读者在鉴赏活动中,感知诗的氛围和色调,是欣赏抒情诗的重要途径。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黄锡珪《李白诗编年》认为是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公元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齐澣在当地开凿新河,李白看到当时由云阳从水路运输石头的情形,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