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

出处

全诗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商水城的西门话别,暖暖的东风吹拂着柳枝。

年华艰险使人涕哭流泪,如今局势所成皆有前因。

叹草草败退檀道济之策,读着茫茫无限老杜的诗。

马前的山川是如此壮阔,自然不敢计算回归之时。

注释

商水:今河南商水。

西门:指县城西门。时诗人西行向舞阳。

年华:年光。

危涕:危险艰苦使人涕哭流泪。

世事:时势或历史。

草草:此指鲁莽轻率。

檀公策:原指南朝宋将檀道济征北魏,粮尽退兵之事。

茫茫:渺茫。

杜老:即杜甫

参考资料:

1、傅德岷.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256-257

2、陈永正.江西派诗选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303-304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南奔途中创作的一首感时感事的诗,首联描写出发时的场景,中间两联叹家身兼伤国事,尾联收束到离别之上,又与时事密切相关。此诗精巧用典,含蓄吞吐,气脉连贯,沉郁浑厚,叙述伤时感事有杜甫沉郁苍茫的气韵,堪为佳作。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地、时、事兼叙,于地,则商水西门;于时,则东风动柳,是早春时季;于事,则临别告语。“语”字大约从杜诗学来。杜甫《哀王孙》:“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所与“语”者,当是前来送别的人;当然也似可兼指附近的商水河,言河水潺援之声,也如珍重话别。“东风动柳枝”,其时正是春季。既是眼前之景,又于景中含不尽之情。那柔弱的柳枝,给人一种缠绵的感觉,正是离情别绪的写照。吴文英说得好:“一丝柳、一寸柔情。”(《风入松》)。伤春又伤别,倍感无奈。这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殊为相近。这两句,又大有杜甫《发同谷县》“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之意。诗人此次南行,是迫于兵灾,更有许多不得已。此意含而不露,却待其后申叙。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句叙而兼议,将首联暗蓄之意进一步发明。“年华”承“东风”,“危涕”接别语,虽重在个人感受,而实有伤时之感寓于其中。孟子有“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之语,江淹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恨赋》)之句,故简斋之危涕,实有孤臣之悲。“入”字提炼得新鲜有力,自是江西诗派之家法。“世事”主要特指眼下国有累卵之危,民有倒悬之急。如此窘境,绝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执政者失策之种种,只要联系当时历史状况,自然不难明白。

“草草檀公策”,紧承“世事”句,追究前事之因。“檀公策”,用刘宋时征北将军檀道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事,讥刺北宋朝廷避金人、求苟安的失计。诗人用檀道济典故,追咎宣和七年(1125)北宋朝廷退避金兵,以致军机贻误、汁京被占的罪过。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原本相连,诗人不得不在颠沛流离中度日了。

“茫茫杜老诗”,杜甫在入蜀以后以及在湖湘时期,写到安史之乱或各地军阀的战争时,多用“干戈茫茫”字眼。如《南池》诗:“干戈浩莽莽。”又如《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诗人平生极为推崇杜诗,在创作上经常模仿;更重要的是老杜后半生多在战火中度过,而其伤时忧乱之作特多。时异事同,而孤臣之心难诉,他只好在吟诵杜诗之求得安慰了。

尾联所云,尽管仍然与时事密切相关,但在诗意上则收束到离别之上。“山川马前阔”,则前路漫漫,不见尽头;“不敢计归时”,则归期杳杳,未有已时。身世之感,黍离之悲,充盈弥漫。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21-822

2、傅德岷.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256-257

创作背景

据胡穉《陈简斋年谱》,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北虏入寇,复丁外艰,自陈留寻避地,出商水,由舞阳次南阳。”可见这是作者在陈留酒监任上,因遇靖康之变,径从陈留南奔,道经商水(今河南商水)而小憩,复又从商水登程时所作,是诗人南奔途中的第一首诗。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21-822

2、陈永正.江西派诗选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303-304

猜您喜欢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的诗词 ► 陈与义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