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出处

摘自朱熹的〔大学·第一章

解释

  解释: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这里讲到本末是从物上讲,终始是从事上讲。能够知道先后就近道。朱夫子《章句》解释当中也很简单,只有几行字,他讲到,「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这是按照前文的意思讲下来。前文两节经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两节经文,底下这一节是属于小结。

  所以『物有本末』这个本,朱夫子说是明德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根本。新民,这是帮助民众也来明其明德,恢复自己本性的本善,这个是新民,这是枝末。像一棵树似的,它有根,明德是根本,新民是枝末。在事上,事上是你去修行。明德是我们讲到自性它有的性德,人人本有,但是你不去修不行,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修的这个是事,『事有终始』,始是开始,终是最后圆满。开始是什么?前一节经文讲的「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是开始。朱夫子讲知止是说志有定向,立定志向,成圣成贤,这是开始。所以学贵立志,志要是不立,什么都难了,不能成就。所以知止就是立志,立志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成大圣。真正去修行,依教奉行,最后必然是能得,得到圣人的境界,这是终,圆满。

  我们最重要的是知道先后的次序,本、始,这个要先做。本是什么?明德,我们先要自己自明其明德,这个要先,不是先帮人家明其明德。自己还迷惑颠倒,怎么能够帮助人明白过来?古人讲的,己之昏昏,使人昭昭,可乎?自己都昏昏然,能够让别人清楚明白,不可能!所以本是自明其明德,这个先做。始是什么?知止,立志要先做,这个是先。末终所后,末是新民,帮助民众,帮别人的事情应该放在自己修行之后。佛家也是如是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你自己都没有觉悟,你去帮助别人觉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我们有慈悲心,有仁爱心,希望帮助民众,但是必须要从自己修身下手。自己先明其明德,方能帮人明其明德,这是新民,是末,这个放在后面。这个终是讲能得,能得是你真正证得圣人的境界,朱夫子讲的得其所止,就是你得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了。那你下手处不可能马上得到,还要循序渐进,先要立志,然后修行。修定而后有静,而后有安,而后有虑,最后才能得。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叫『近道矣』,这个道就是大学之道。近道,说明你走的道路是正确的,遵循着这个道路走,最终能走到终点。这节经文是小结,总结上面两节的意思。朱夫子这个解释非常简单,蕅益大师的解释就深刻、就周详。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解释,他说,「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这节经文实在讲不是朱夫子所说的总结上文,而是启示下文。因为下文里面讲到所谓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最后讲到致知在格物,格物是根本。这个物,这里讲物有本末,这个物就是底下讲的格物之物。这点朱夫子没有解释出来,蕅益大师解释出来了。什么是物?我们如果迷了明德,就是我们本有的明德现在不明,现在迷惑颠倒,就是迷失了自性,那迷失自性会是什么样的?他会起妄想分别执着,他会起心动念。这一起心一动念,心就开始变现境界,这是迷的一个样子。所以说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幻成是本来没有的,现在变现出来。就像人作梦,梦中的境界不是实有的,是幻有的,是我们作梦的那颗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在梦中的身、梦中的家、梦中的国、梦中的天下,不都是幻成的吗?梦幻而成。梦中如是,眼前境界也如是,正因为我们迷了明德之后产生的现象。幻成身就变现出自己的身体,这是正报;幻成家国天下,这是依报,这些统统叫物。

  所以物不是讲的明德、亲民、至善这个物。按照朱夫子解释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好像物就是明德和新民,这个说不过去,这个怎么能叫物?这个说事还有可能,说物说不过去。这里物有本末,证明不是小结上面的经文,而是启下面的经文,启格物的物,启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些事。事有终始,这个事,是讲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不是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是讲这个。知止到能得是讲你境界,不是你修行的事。蕅益大师比朱夫子看得更深刻。

  我们来看下面讲什么是事。蕅益大师说,「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返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我们现在明德不明,迷失自性了,刚才讲迷失自性的样子是起心动念,于是就变现境界。如果在这个境界当中还会起分别,就变现出十法界;如果分别里面再加上执着,就变成有六道轮回。如果执着里面还执着恶,就变成三恶道;如果执着善就变成人天善道。六道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看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我们迷的程度如何。儒家讲的执善而行,执是固执在善上,这变成什么?能够生人天。如果这个善执着的话,不能脱离六道轮回,那还不叫至善。至善是六道脱离、十法界也脱离超越了,忽然超越十法界,回归一真法界,回归自性。

  所以迷了明德就成物,幻成家国天下的物。既然成物了就变现出境界,宇宙生成,要怎么办?圣人教导我们,慢慢的回归自性也要有个终始、本末、先后,这是顺迷情。因为我们凡夫是迷,迷了以后你要教导他,必须顺着他的迷情;你要一下子讲真如自性境界里面的这些话,他听不懂,你得随顺他的境界,就要辨其本末。本来本末是一不是二,终始也是一不是二,但是他不能入不二法门,你非得要给他讲本、讲末,把它分辨清楚,目的没有别的,返迷归悟而已。悟了之后,他知道本末一如,终始同时,没有先后,这叫一真法界。所以修学对凡夫来讲有次第,这就是大学之道是有次序的,这叫事;而在圣人的境界上圆融,《华严经》里讲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事上有次第,实际上性上没有次第。就像刚才讲的,一念之间忽然超越,同时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证得了。

  底下说,「既向生灭门中商搉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终宜后」。凡夫迷了以后就有生灭的现象。生灭对生命来讲,人、动物、有生命的众生,他有生老病死;对植物而言,有生住异灭;对矿物、对山河大地、自然界的现象而言,它有成住坏空,宇宙里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大至星系、星云,小至原子、粒子都是有生有灭。所以凡夫就在这生灭当中,要跟他讲修、讲证,确实要有次第才行,否则他入不进来。他要有个起始,因为有生灭,生是起始,灭是结束,他们习惯了这样的逻辑、这样的概念,所以你也得跟他随顺着他的迷情来讲终始,什么先做,什么后做。始宜先,开始的那个先做,最终的后做。什么是起始,什么是结束、圆满?蕅益大师给我们揭示出来,说「古之欲明一节,知所先之榜样也;物格一节,知所后之成案也」。

  这是讲到下面经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这一节一直到「致知在格物」。这一节的经文是告诉我们要先做哪些事,一直往前面推,推到格物,格物最先做。所以,知先之榜样,就是你知道最先做的是哪桩事情。所以不是朱夫子所说的那个「知止为始」,当然他这么说,勉强也能说得过去,可是不是《大学》原文的意思。他没有真正弄清楚,他以为这节经文是承上的,实际上这节经文是启下的,它讲到终始,始在格物,最初要做的是格物,格物才是根本。所以物有本末,底下讲的本是什么?物之本是身,《大学》经文讲得很清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物包含身、家、国、天下,本在哪里?身是本,家国天下是末。所以事上是你修行有终始,修身是开始,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而言,修身是先做,先修身而后才能齐家,而后才有治国,而后才有平天下。修身还有根本,是什么?想修身,你先得正心,心是身的根本,当然心就不能说它是物了。正心还有最初的下手处,诚意;诚意还有最初下手处,就是致知;致知在格物。你看看这个事有终始,给我们分判,判到最后,原来格物才是根本。所以底下第二节的「物格而后知至」,这段一直讲到「国治而后天下平」,最后讲到天下平,这是最后,事有终始这个先后次序我们就明了了。

猜您喜欢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