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词典桥梓
qiáo

桥梓

  • 拼音qiáo zǐ
  • 注音ㄑ一ㄠˊ ㄗˇ

  • 词语解释

    桥梓[ qiáo zǐ ]

    ⒈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李善注引《尚书大传》:“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见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于商子曰:‘吾二子见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桥,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于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观之,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商子。

    引证解释

    ⒈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李善 注引《尚书大传》:“伯禽 与 康叔 朝於 成王,见乎 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於 商子 曰:‘吾二子见於 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 商子 曰:‘ 南山 之阳有木名桥, 南山 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於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观之,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 商子。

    商子 曰:‘桥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
    后因称父子为“桥梓”。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唐 张说 《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礼义形於桥梓,哀戚过於縗麻。”
    明 王世贞 《鸣凤记·严嵩庆寿》:“庆春风桥梓齐荣,乐晚景椿萱同操。”

    国语辞典

    桥梓[ qiáo zǐ ]

    ⒈  比喻父子。参见「乔梓」条。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